
2024年6月23日,一列普速列車駛出北京火車站 路炳陽/攝影
國家鐵路2025年力爭完成基建投資5900億元,投產新線2600公里。近日,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國鐵集團”)召開全路工作會議透露上述信息。
《中國經營報》記者注意到,此次國鐵集團只公布了2025年基建投資目標,對于更為重要的固定資產投資目標,國鐵集團從2021年開始,已經連續5年未公布。鐵路固定資產投資由基建投資和裝備投資組成,也就是說,基建投資+裝備投資=固定資產投資。
市場對2025年鐵路固定資產投資目標頗為關注,從國鐵集團以往公開信息中,我們可一窺究竟。
2022年1月19日,時任國鐵集團發展改革部副主任的趙長江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的《“十四五”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》發布會上表示,結合鐵路在建和擬建項目安排,預計鐵路“十四五”固定資產投資總規模與“十三五”相當,繼續保持平穩態勢(詳見中國經營網2022年1月19日報道《“十四五”鐵路投資保持“十三五”同等規模 高普鐵建設一增一減》)。
記者梳理發現,“十三五”期間(2016—2020年),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分別完成8015億元、8010億元、8028億元、8029億元和7819億元,合計達到39901億元。
“十四五”前4年(2021—2024年),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分別完成7489億元、7109億元、7645億元和8506億元,4年合計30749億元。如果按照趙長江的表態,“鐵路‘十四五’固定資產投資總規模與‘十三五’相當”的話,2025年鐵路固定資產投資至少要達到9000億元以上。
那么,鐵路年度固定資產投資9000億元以上是個怎樣的概念呢?
2024年,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達到8506億元,同比增長11.3%,創下歷史投資最高紀錄。這距離此前紀錄保持者的2010年(8426億元),已經過去了14年。2025年若完成9000億元,至少要再增長6%。
回顧近10年來鐵路投資,投資額最高年份的2015年也僅為8238億元,2020年以后,鐵路投資一路下滑,均在7000億元區間徘徊。可以看到,無論以時間跨度做比較,還是按投資額波動范圍衡量,鐵路投資若想突破9000億元難度都比較大。
就此,國鐵集團人士對記者解釋稱,鐵路“十四五”固定資產投資總規模與“十三五”相當,所謂“相當”不是一定與“十三五”期間持平,也就是說,大致保持原有規模即可。“我們認為5年投資額在±500億元左右即可算作大致保持原有規模。”
中國軌道交通裝備企業人士對記者透露,2024年,鐵路裝備投資為1500億—1700億元,2025年大體與此相當。他認為,2025年全年固定資產投資額最終可能完成7600億—8000億元。
一位不愿具名的交通行業分析師也對記者作出相似判斷。他表示,5900億元的基建投資目標非常保守,即便是2023年,鐵路基建投資也完成了6000億元以上。“我認為,2025年鐵路基建投資至少要達到6500億元以上,全年固定資產投資超過8000億元,甚至再次達到8500億元仍是大概率事件。”
就新線建設方面,國鐵集團稱,2025年將投產新線2600公里。按此規劃,到2025年年底,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6.4萬公里以上。
國鐵集團人士透露,2600公里的新線投產計劃只是保底目標,預計實際完成額將在3500公里左右,其中高鐵2500公里以上。到2025年年底,預計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6.5萬公里以上,其中高鐵營業里程達5萬公里以上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國鐵集團在每年年初發布的投產新線計劃向來趨于保守。2024年國鐵集團年初計劃投產新線僅1000公里以上,但是2024年鐵路實際投產里程3113公里,是計劃目標的3倍。
本站部分圖片和內容來源于網絡,版權歸原創作者或原公司所有,如果您認為我們侵犯了您的版權,請告知!我們將立即刪除。